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熬夜族”的行列,夜以继日,常到凌晨才睡觉,有的甚至熬通宵。有的是工作需要,有的则是沉迷娱乐活动,加之饮食不节制,孰不知长此以往,对身体伤害巨大,尤其是对肝脏的损害,堪称“爆肝”。
为什么晚上11点前要睡觉?
众所周知,肝脏在人体内担负着合成、分泌、解毒、免疫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体子时至丑时(23:00-03:00),人体精气运行至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这也是被广泛认知的夜间11点后是肝脏自我修复关键时期的理论支撑。
人们熬夜加班,本已让肝脏疲惫不堪,加上熬夜期间宵夜、酒精不节制,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而平时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几个方面相加对肝脏的损害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已经有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基础肝病的人,熬夜往往会加重病情,长此以往,肝脏养不足血,已经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反而加剧恶化,对身体就会造成很大伤害。久而久之,不仅会导致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倦怠、常感口苦咽干、火气大,肝脏解毒功能也会因此受损,使得体内毒素在血液中含量大大增加。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发展到肝癌,并非“几步之遥”,这里头还有一个漫长过程,大部分人得了肝病,不会发展到肝癌。但如果就此认为不需要好好保护肝脏,恐怕要追悔莫及。
在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休息;合理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吸烟、油炸、腌制等,避免长期熬夜、饮食不节制等。我国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有慢性肝炎的病理基础,平时除注重肝炎疫苗接种降低发病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防治疾病进展外,更应该注重日常生活护理。
中医药论养肝护肝
中医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论述,奠定了治未病及四时养生的理论基础,肝在五行属木,主生发,肝脏对应春季,所以春季也是养肝的好时节,顺应时节养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对于由于工作原因长期熬夜的人,可以用枸杞、西洋参、冬虫夏草泡水喝,能够一定程度缓解症状。
养肝护肝的最好办法
方法/步骤1:
肝有将军称号,可见其巨大影响力:中医十二经络中,有一条从脚上一直延伸到头部的重要经络,就是肝经(足厥阴肝经)。中医认为,当肝不好时,肝经所经过的地方多少有些表现:
指甲凹陷、有纵纹横纹、容易脆裂、折断;
黑眼圈重、双眼常常布满红血丝、眼干眼涩、视物昏花等;
两鬓及前额早生白发;
乳腺增生,多有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抑郁寡欢或心烦急躁易怒、叩击肝区而有隐痛不适等;
方法/步骤2: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担负着营养代谢等重要功能,然而特别容易受伤。酒精、药物过量、环境污染等因素容易引发化学性肝损伤。肝脏在代谢酒精、药物、污染物等化学物质时,容易在肝脏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可导致肝细胞死亡,造成肝脏损伤。抵御过量自由基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是养护肝脏、防护化学性肝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养护之道:护养力和抵御力,双重护肝
要注意控制适量饮酒,要合理用药,要远离环境与食品污染。同时做到内外养护:
中医古籍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有一经典护肝方,至今被推崇,这就是芍药甘草方。芍药酸寒,养血柔肝;甘草甘温,健脾益气。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
现代医学认为,抵御过量自由基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是预防化学性肝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来自葡萄籽的花青素和来自法国特种西兰花的萝卜硫苷拥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全面养护肝脏健康。
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很多毒素要通过肝脏的处理才能被排出体外哦。不仅如此,它还承担着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激素等营养物质代谢的功能以及分泌胆汁、免疫防御的功能,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厂,可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