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的病因及推拿手法
发布时间:2020-04-07 09:15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病证之一,以咳嗽症状命名。好发于冬春两季,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咳与嗽在临床上的表现又为两者并见,故通称“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小儿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尤其多见于 3 岁以下的婴幼儿。
【病因病机】
(1) 外邪袭肺:肺为娇脏,主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外感六淫邪气, 从肌表、皮毛或口鼻侵入,首先犯肺。如风寒、风热之邪外侵,邪束肌表,肺气不宣,清肃失职, 痰液滋生;或感受燥邪,气道干燥,咽喉不利,肺津受灼,痰涎黏结,肺气上逆,而致咳嗽。
(2) 内邪干肺: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影响及肺。或由饮食不当,致使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上干于肺,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咳。或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 肺主气的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上逆而引起咳嗽。
【治疗】治疗咳嗽以止咳化痰为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分型,分别采用疏风解表、健脾养肺等治法。
(1) 外感咳嗽:
1)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2) 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各 50 次,清肺经 300 次,运内八卦 200 次,推揉膻中 100 次,揉乳根、揉乳旁各 50 次,揉肺俞 100 次,分推肩胛骨 200 次。
3) 方义: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疏风解表;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清肺经、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宣肺止咳化痰。
4) 加减:如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风热者,加清天河水;痰多喘咳者,加揉丰隆; 肺内有干、湿啰音者,加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
(2) 内伤咳嗽:
1) 治法: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2) 处方:补脾经、补肺经各 500 次,运内八卦 200 次,推揉膻中 100 次,揉乳根、乳旁各 50
次,揉中脘 300 次,按揉足三里 50 次,揉肺俞 100 次,分推肩胛骨 200 次。
3) 方义:补脾经、补肺经,健脾养肺;运内八卦、推揉膻中,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宣肺止咳;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胃、助运化。
4) 加减:如久咳体虚喘促者,加补肾经、推三关、捏脊;阴虚甚者,加揉二人上马;痰涎壅盛者,加揉丰隆、揉天突。
【注意事项】
(1) 患病期间忌食油腻及过咸、过酸食物。
(2) 高热、咽干者宜多饮开水,适当降温。
(3)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4) 注意保暧,防止外邪侵袭。
(5) 少食辛辣香燥食物及肥甘厚味,防止内伤乳食。
【接语】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显著,一般 3〜10 次可治愈。对内伤咳嗽,应认真査找原因,综合治疗,并坚持长期治疗的原则,抓好“三伏”、“三九”两个时期的治疗以利于本病的恢复。